【撰文 / 陳泓易】
本論文主要探討當今藝術領域的一個關鍵弔詭,即藝術圈存在一大部分的創作者養成於現代主義文本,卻必須創作展示於「當代性」語境之中 ...
劉柏村的金剛與奇幻叢林,蒙馬特聖伯多祿堂文化中心夏季特展
【撰文/荷諾·卡普藍】
座落在聖心堂對面的蒙馬特聖伯多祿堂文化中心,擁有一個獨特的空間,這座小型教堂可追朔至中世紀晚期,它的右殿別具特色,一方面擁有....
無窮化身的「金剛演義」— 劉柏村2020年鋼雕展
【撰文/陳貺怡】
劉柏村有能力駕馭所有的雕塑材料,但從1997年開始,鋼鐵這個具時代性與表現力的素材逐漸被他廣泛的使用,特別是2008年他開始與東和鋼鐵...
回歸藝術原初之潛在 — 劉柏村的當代雕塑場
【撰文/王品驊】
21世紀的今日,我們感知到席捲時代浪潮的全球化當代藝術,事實上僅起始於三十年前。20世紀濃縮了人類文明發展的腳步,快速改變了人類與地球...
造形的多重幻變 永恆的人文關懷—劉柏村公共藝術美學
【撰文/杜綺文】
在桃園地景藝術節的富岡民生陂,有一座高達 10 米高的飛機在陂塘上醞釀即將冉冉上昇的飛行姿態。巨大高聳的飛機矗立在陂塘的水面之上...
廢鋼鐵的誘惑 — 劉柏村鋼鐵雕塑的人、自然、材質與場域
【撰文/王哲雄】
重重廢鐵山,高聳林立,讓藝術家無限聯想;渴望接近,卡車載運,出出入入,日日變化,不同景象,不同內容;每天都有新奇的東西,等待重新...
劉柏村雕塑中的身體變異考 — 從尺寸大小的問題談起
【撰文/劉俊蘭】
對於雕塑發展而言,人體無疑是毫不新鮮甚至傳統古老的表現對象。對於像劉柏村這類科班出身、受紮實人體塑造訓練養成的藝術家來說,這當然...
從鋼鐵塵土到鋼鐵史詩 — 劉柏村雕塑藝術的思想與實踐
【撰文/廖仁義】
在臺灣現代雕塑朝向當代雕塑轉變的過程中,劉柏村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藝術家。他的雕塑藝術的創作與理念,不但致力於為臺灣當代雕塑開拓更...
在無人稱的鋼鐵世界中的主體形象 — 劉柏村的金鋼
【撰文/簡子傑】
「鋼鐵就像是理想世界」,劉柏村談到2009年在東鋼駐廠創作的經驗時說,「所以我做了『金剛』這系列作品」。當我們觀看這些大小不一的...
劉柏村2007雕塑個展 — 鋼鐵架構Ⅱ《 自然.空間與中介質地》
【撰文/賴小秋】
劉柏村2007年在清華大學的雕塑個展將持續他近年來對大環境中藝術存在狀態的思索、探尋、感應與實踐。展覽的主軸是: 鋼鐵架構Ⅱ《 自然....
遙想與現場之際-記劉柏村《鋼鐵架構—空間.身體與中介質地》個展
【撰文/陳嘉壬】
《鋼鐵架構—空間.身體與中介質地》是藝術家劉柏村這幾年來致力在雕塑與場所間的關係思考上的一件大型裝置創作,如展覽的主標所示,鋼...
穿透的不只是空間 — 劉柏村「在渾厚與輕盈之間:穿透空間」個展
【撰文/簡子傑】
踏進朱銘美術館第二展示廳,一股炫目的綠光映入視網膜,纖細的鐵製構架如同早先在宣傳DM上看到的,在造型極度化約的樹木符號群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