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劉柏村個展-金剛變身 韓國現場報導
撰文/朴榮智(Art Project S 亞洲地區策展人)
劉柏村與韓國著名雕塑家成東勳,曾經在英國首次相遇。2009年各代表自己的國家參加英國Sandarbh UK 國際創作營,當時兩個藝術家都一眼看出對方創作之獨特魅力。這次劉柏村韓國個展,幕後推手的成東勳強力推薦之下,韓國皇家藝廊(Gallery Royal)與Art Project S 共同主辦。皇家藝廊位於首爾市經濟繁榮的江南地區,由倡導浴室文化的Royal&Co公司經營。此展覽空間具有與一般畫廊有所不同的特性,藝文氣息充滿的整個大樓。分為兩大區,辦公區和以畫廊代表的複合式文化空間。

事實上,劉柏村上個月專程來韓國看展場,同時研究空間特性,以思考作品如何與這特定的場域對話。因為皇家藝廊與一般畫廊的封閉性空間不太一樣,外面有綠色小庭院,也可以到戶外用餐,除之辦公區外,室內以樓梯為基準點,每層樓以旋轉木製樓梯連接至三樓。從天花板到地下一樓,約15米的高度垂直穿透,是一種開放性極高的複合文化空間。

因此,在此種挑高且無任何機具的空間中,佈展更顯得不是那麼簡單,必須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更需思考觀者的視點與行走的動線。當初赴韓看展場時,劉柏村就覺得這個開放的空間一定少不了懸掛作品,回台灣的他,為了本次個展,劉柏村特地量身製作涵蓋作品尺寸的設定以利進行與這一片特定場所的對話。尤其,網狀結構的天花板上,利用鋼絲而懸掛鋼鐵作品,簡直是一個大挑戰,十幾個人奮鬥了兩天才能完成。被懸掛的鋼鐵人疊疊層層的密度由下而上的視點就像中國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一樣, 由上而下更猶如急流傾洩般的瀑布,加上有點模糊的影子,整個場域顯示一種完全空間中的素描場景。亦是從一樓展廳裡慢慢起來陸陸續續佔滿展場,鋼鐵人所展現的健美先生的姿勢,加上鋼鐵互相碰撞的聲音及振動,還有燈光所造的影子都融入在空間內,產生新的意象。劉柏村以簡單線條打造出鋼鐵世界,此為韓國雕塑界帶來新思考,與以往的雕塑都強調量體有所不同,眾多觀者讚嘆他的解析空間能力。

開幕當天,設計本大樓的韓國著名閔賢植建築師也來捧場,平常沉默寡言的他對作品,露出極為喜歡的表情,也專心地聆聽劉教授的解釋。開幕典禮上,先由韓真熙策展人介紹藝術家、展覽主題等。現場有幾個畫廊的負責人也來看展,包含韓國私立美術館協會會長李明玉女士, 重量級的三位藝評家高忠煥、崔泰晚、河桂勳同時出現在一個藝術家的個展(以姓韓文發音序),實在非常難得與罕見。還有,韓國第三台之一的SBS來採訪,報社、藝文雜誌的八名記者與劉柏村進行座談會。在將近一個半小時熱烈討論,一般讀者也許可以透過這些記者對劉柏村創作的解析相遇,進而到皇家藝廊與劉柏村所打造的鋼鐵世界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