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hun Liu

劉柏村

劉柏村 個人照

雕塑藝術家劉柏村,1963年生於臺灣,中生代雕塑界代表人物。1991年畢業自法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雕塑系碩士班,現為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專任教授。創作生涯獲獎無數,如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化藝術獎皆為臺灣指標性大獎;作品曾受邀至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與中國、日本、韓國等多國展出。

在臺學習雕刻、塑造與泥塑十餘年後,累積出深厚的基本功底,再加上留學法國五年期間,系統性地學習學理架構與雕塑史,使他對雕塑有了全盤的掌握和見解。早期的作品多數為具像塑造,表現出神入化的雕、塑與鑄造能力,近年則以金屬創作名震藝壇,例如以鋼鐵鑄造的森林、鋼鐵打造的英雄,皆運用另類烏托邦的形式,引觀者反思何謂理想的自然、理想的人,形態具象,而意旨多元,深具當代性。

Liu Po-Chun was born in Taiwan in 1963, and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among the mid-generation sculptors. He obtained his MFA in Sculpture from 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x des Beaux Arts, Paris, France, and is currently a professor of the Department of Sculpture and the dean of the Fine Art Colleg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He has won innumerous prizes and awards, including prestigious awards in Taiwan such as the Wu San-Lien Arts and Culture Award and the Sun Yat-sen Award for Arts and Literature. He has been invited for exhibitions in Italy, Hungary, Romania, China, Japan, and Korea.

After more than a decade of studying carving, molding, and clay sculpture, Liu had possessed strong sculptural techniques. His five-year study in France later enabled him to have a systematic training in theory and sculpture history, giving him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and insights into sculpture. His early works were mostly of molding that demonstrated his carving, molding, and casting skills. He is known for his metal sculpture in recent years. His works of steel forests and heroes guide the audience to contemplate on the so-called ideal nature and man. In concrete forms, his contemporary sculptures convey diversified meanings.

經歷

1963  生於臺灣
1991  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雕塑系碩士
2004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系主任(2004-2006, 2009-2011)
2011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館長
2016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2019)
2019  新北市立美術館籌備處主任(-2020)

個展

1991  巴黎沙貝提耶大教堂個展「事件」
1997  國立臺灣藝術學院個展「聚集.分離一」
1999  臺北市立美術館個展「形.離.現場」
1999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個展「聚集.分離二」
2005  朱銘美術館雕塑個展「渾厚與輕盈之間」
2006  東吳大學遊藝廣場個展「身體.符號與空間情境」
2006  新竹縣立文化局美術館個展「鋼鐵架構 Ⅰ:空間.身體與中介質地」
2007  清華大學藝文中心個展「鋼鐵架構 Ⅱ:自然.空間與中介質地」
2008  國父紀念館翠亨廳個展「相對複製」
2009  朱銘美術館劉柏村邀請展「擬象.喚景」
2010  東和鋼鐵企業苗栗廠駐廠作品發表會
2010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個展「鋼鐵之森」
2011  朱銘美術館韓國成東勳-臺灣劉柏村雙個展「金英雄.破神話」
2011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創園區畫廊個展「鋼鐵化身」
2012  韓國首爾皇家畫廊個展「金剛變身」
2013  淡水微笑莊園「鋼鐵化身 Ⅱ」
2013  東和鋼鐵企業苗栗廠駐廠作品發表會
2013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異境」
2016  采泥畫廊「金剛變」
2018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八方維度之金剛造像」
2020  耘非凡美術館 「金剛演義」

聯展、創作營

1988  法國巴黎國際藝術村展
1988  法國政府獎學金展
1989  受邀巴黎華僑文教中心三人展
1992  巴黎高等藝術學院優秀畢業生展
1992  巴黎五月沙龍展
1992  臺北借山堂畫廊展
1993  臺北亞洲藝術中心展
1993  國立臺灣藝術學院美術系教授聯展於臺北市立美術館
1998  臺北國際博覽會雕塑主題館「站在風景的高度」-敦煌藝術中心
1998  臺灣當代雕塑邀請展-日本琉球
1999  臺灣、香港、大陸袖珍雕塑巡迴展
1999  匈牙利國際藝術創作營
2000  匈牙利布達佩斯展
2000  中日教授交流展於國立臺灣藝術學院
2000  中日青年雕塑交流展於國父紀念館
2001  奧地利巴爾.嘉姆國際藝術營及創作展
2001  中華民國第一屆當代雕塑大展於華山藝文中心
2001  匈牙利國際藝術創作營
2001  中日雕塑交流展於陽明山
2002  匈牙利布達佩斯馬穆畫廊展
2002  受邀奧地利葛拉茲文化局國際藝術創作研究
2003  匈牙利布達佩斯馬穆畫廊展
2003  嘉義鐵道藝術村「裝置藝術正確政治」
2003  臺中現代畫廊「風雲際會」雕塑展
2003  花蓮國際石雕創作營邀請展
2003  當代雕塑磁場「還原模式-形與場」
2004  羅馬尼亞米耶爾庫雷亞丘克國際藝術創作展
2004  蒙古共和國屋蘭巴托國際藝術創作展
2004  「2004 當代科技大展」桃園云辰電子
2004  「生態景緻收容-國際藝術大展」朱銘美術館
2004  「鋼鐵架構-屬性.元素.建構」 嘉義鐵道藝術村
2004  「飆焊跨界-高雄國際鋼鐵大展」高雄駁二特區
2005  「關渡英雄誌」臺北藝術大學美術館
2005  「臺灣當代藝術邀請展-新系譜」匈牙利布達佩斯 MMG 畫廊
2006  「藝想自然」彰化縣文化中心
2006  高雄新思維藝術空間三人展
2007  「臺日藝術交流展」高苑技術學院
2007  匈牙利國際鋼鐵雕塑藝術創作營於凱奇凱梅特市
2007  高雄橋頭雕塑雙年展
2008  「藝術.讓你『遇見自己』」,臺中大象藝術空間
2008  「2008 臺灣生命力雕塑大展」國父紀念館
2008  「藝術spotlight 」臺灣新藝藝術空間
2008  「2008 臺灣國際迷你版畫素描邀請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09  「物質中介」寒舍藝術空間
2009  英國德貝國際藝術創作營
2009  「講.述」兩岸當代藝術交流展於中國美術館及臺灣國家美術館
2009  臺灣雕塑系譜建構序曲-馬祖特展
2009  韓國首爾藝術大學國際素描展
2010  「三元素」臺北一畫廊
2010  義大利拉柯尼吉國際戶外雕塑雙年展
2010  韓國利川第十三屆國際雕塑創作營
2010  高雄國際鋼雕藝術大展「鋼鋼好」
2010  「福祿壽喜」國際藝術大展於鹿港
2011  韓國首爾藝術殿堂國際雕塑大展
2011  匈牙利亞格特列克國家公園自然藝術創作營
2011  粉樂町藝術大展,《非金剛群像》陳列於富邦大樓廣場
2012  亞細亞雕塑邀請展於韓國海利藝術村
2012  「藝術之立」國際戶外雕塑展於臺北藝術大學
2012  臺灣雙年展於臺中國家美術館
2013  「我們的前面是什麼?」福爾摩沙雕塑雙年展於高雄
2013  韓國釜山海洋藝術節雙年展
2013  「力量,美在哪裡?」首爾奧林匹克二十五周年紀念特展,韓國首爾SOMA 美術館
2013  第二屆中國青島國際雕塑藝術節大展
2013  日本太田原市博物館展
2013  「雕塑空間×立體夜店」臺北首都藝術中心
2014  「無限上『鋼』-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2014  「花中花」臺南國際蘭花藝術節邀請特展
2015  國際袖珍雕塑展於臺北赤粒畫廊
2015  臺大粉樂町校園藝術大展,《鋼鐵化身- 神衹》陳列於萬才大樓前
2015  臺北粉樂町藝術大展,《金剛山》陳列於富邦大樓廣場
2017  第三屆福爾摩沙雕塑雙年展「M空間」
2018  第35 屆雕塑年度特展,Gomboc 畫廊雕塑公園
2018  「問津」基隆雙年展於基隆市立文化中心
2018  「無形的美術館」台北國際畫廊博覽會於世貿一館
2019  大邱當代藝術節,韓國大邱
2019  今日中國美術高峰論壇暨展覽,中國山西

獲獎

1985  臺陽美展雕塑類金牌獎
1987  省展雕塑類省政府獎
1990  竹東大聖御花園景觀雕塑徵選比賽收藏獎
1997  中華民國雕塑學會會員大展創作獎
1997  臺中縣鐵砧山公園景觀雕塑徵選比賽特優獎
1998  臺北市公共藝術徵選比賽獲選設置,作品「腳」陳設於中山足球場前
2002  武陵農場第二賓館興建工程公共藝術甄選「協奏曲」獲藝術走廊首獎
2004  行政院農委會畜產試驗所九十三年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首獎
2008  中山文藝創作獎
2010  臺北市客家委員會主題公園公共藝術甄選比賽首獎
2011  新北市三峽鎮榮民之家公共藝術甄選比賽首獎
2011  東華大學公共藝術甄選比賽首獎
2012  吳三連文化藝術獎
2015  新北市中和區體育館公共藝術首獎
2016  獲文化部第六屆公共藝術獎「環境融合獎」
2019  桃園市文化局「高城陂塘裝置藝術委託案」首獎

典藏

1987  《悠閒》獲臺中國家美術館館典藏
1993  《裸女》獲桃園文化中心典藏
1995  《人與房子的關係》獲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1995  《不安》獲臺灣省立美術館典藏
1998  《守衛者》獲臺北藝術大學典藏
2004  素描作品《無題一》與《無題二》受歷史博物館典藏
2008 《乳牛》受育達科技大學典藏
2008  受邀樺龍建設委託製作《吻》,陳列於中和市樺謙別墅
2009  受國史館委託創作《中日和約》葉公超等五尊銅像,陳列於臺北賓館
2010  《金剛樹》永久陳列典藏於韓國利川水岸公園廣場
2011  《非金剛群像》、《側影》、《葉子》、《花》獲高雄文化局典藏,永久陳列於高雄駁二特區
2012   受總太建設公司之邀製作《圓與圓與圓》,陳列於臺中市東方帝國
2013  《重影金剛》獲臺中毓繡美術館典藏
2014  獲法國文化部巴黎人類博物館委託創作典藏常設展作品《龍影再現》
2015  《城市變身-2》獲義大利羅馬優活飯店典藏陳列於戶外廣場
2015  作品《穿梭神木之間》《生命之舞》受邀嘉義大地藝術季作品設置於嘉義兒童公園
2015  《花中花》台南藝術中心典藏
2015  《鋼鐵化身》獲澳洲白兔美術館典藏
2015  獲菲律賓米多利酒店委託創作《坐擁雲端》《防風林》,永久典藏於戶外廣場
2016  《金剛樹》獲嘉義文創園區典藏
2017  《庭園山水》獲宜蘭文化局典藏
2017  受邀桃園市政府委託製作桃園國際地景藝術節作品《花非花 樹非樹》、 《桃花源》
2017  受邀桃園市政府委託製作桃園國際飄流木藝術節作品《生命的意象》
2018  受邀桃園市政府委託製作桃園國際地景藝術作品《水漾飛機》
2019  《錨—舶》獲基隆市政府文化局典藏
2019  《幻彩金剛塔》、《金剛樹》獲藝術銀行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