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金剛

2012 劉柏村雕塑個展-金剛變身 韓國皇家藝廊

 

撰文/韓真熙(皇家藝廊策展人)

皇家藝廊今年度特別邀請代表台灣國際知名藝術家劉柏村的韓國個展「金剛變身」。其原因來自劉柏村近兩三年作品中所顯示的獨特思維。尤其繼承傳統雕塑深入的鑽研「雕塑」的脈絡範圍至當代藝術之思考的創作模式,此範疇而多元化的「雕塑」特性明確地反映在他的創作經歷。尤其2010韓國利川創作營之作品〈金剛樹〉帶給韓國藝術界與民眾寡目一新的形式,讓人讚嘆與喝采此次個展展出的作品藉由工業世界的鋼鐵材質,以描述當今社會文化的表徵。在題材上,以人們理想中完美的典型健美先生形象以回應東方佛教中所言之金剛不壞之身,是修成具有能量之法身之軀。這種象徵東方佛教裡的金剛不壞之身,暗指武俠小說或神話故事、科幻電影之類的意味:強健勇猛,無可破壞之意如鋼鐵之軀。

金剛樹
《金剛樹》,鋼鐵,600×300×300公分,2010。

因此這次展出的一系列作品,取名為金剛的理由是回應健美先生在世俗詮釋的意義上的另一種觀點。因此取攫健美先生小姐的外形,藉由肢體外型的語言概念:在舉手投足姿態中,其兩手高舉,沈穩立足,透露健壯,自信、榮耀的信息,粗壯的肌肉,凹凸誇大的外形,強顯輪廓外型,展現力大無窮特徵。同時作品形式是由鋼鐵片由雷射切割所形成的線條外在圖像,與其說其內為虛,不如說其形象界定或框住空間,以讓邊線在真實空間產生意義。

飛天金剛
在韓國首爾皇家畫廊個展「金剛變身」,展出作品《飛天金剛》。

童子金剛樹
《童子金剛樹》,鋼鐵,50×75×60公分,2012。

金剛身軀是認知的工業文明未來發展的一種理想性憧憬?亦或帶有虛空表徵的意義指涉?劉柏村金剛作品中的鋼鐵線條,顯示了框架內外空間之變身的反思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