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蘭

2020 金剛演義 座談會 – 劉俊蘭

 

主持人:廖仁義(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與談人:潘襎(臺南市美術館館長)、劉俊蘭(桃園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地點:耘非凡美術館 台南市林森路一段370號

桃園市立美術館劉俊蘭館長,先前在2015年受邀成為藝術家 劉柏村 第一本畫冊的主編,在劉柏村於1997年舉辦完第一次個展後,將整個作品做總整理與回顧。

因暸解劉柏村創作生涯之背景,劉館長更能以貼近藝術家方式談論,對劉柏村兩次在東和鋼鐵擔任駐村藝術家的影響與提出鋼鐵化身的身體和作為反思的身體,此兩個論點都回扣到個展主題「金剛演義」。

在以鋼鐵作為反思的身體論述中,劉俊蘭館長提及劉柏村創作生涯的轉向,早期會運用不同材質創作,如以大理石材質回應北美館大理石地面,以木製作品回應巴黎個展場域。

1997年第四次個展後,轉向為鋼鐵創作濫觴,清楚地以「身體」為創作的符號語言,然至2009年第一次東鋼駐廠時,「金剛現身」可說是鋼鐵廠的能量召喚而來,以線性金剛系列,可觀看到從二次元過度到三次元的趣味,如作品《金剛化身》,似鐵似紙,如實如虛。

第二次駐廠經驗是2013年,劉柏村運用另一種表現手法,賦予鐵塊一種廢墟化意象。瀝青材質的大量使用,讓工業化材料返回開古原初,世界的起點或是遠眺世界末日,營造某種廢墟的情境,如作品《異境》、《異地》。

另一層面作為反思的身體,金剛塑造人的形象,西方健美力士、中國金剛不壞之身的隱喻,從雕塑發展的背景脈絡來觀看,人的身體與形象一直是很關鍵的造型,對人存在概念與整個世界的看法,金剛不只是藝術家的創造,還包括擷取,從文明社會裡擷取來的東西。

『古時候藝術家創造人的形象,用人的形象去敘事、去表述一個時代的精神可是很多當代藝術家不再是如此,當代藝術家如同是雷達偵測計,帶著敏銳的雷達,從中擷取需要的東西』。

「金剛形象」一方面有藝術家個人表現的意圖,另一方面從文明社會擷取而來的東西,也有面對雕塑傳統的回應,挑戰人像不同尺寸如巨人、渺小、英雄主義與反英雄主義兩種同時這種依存,拉扯的辯證在裡面,如:疊羅漢金剛,可以樂觀解讀人定勝天、看出重志成城,感覺人有無限可能、也可以說呈現的是可笑人類的妄想。也就是因為如此,其中有很耐人玩味的地方。

—————–

金剛演義 | 劉柏村個展

Steel Romance – Solo Exhibition of Po-Chun Liu

展期|2020.01/05 – 04/05

—————–

地點|耘非凡美術館 台南市林森路一段370號

營業時間|週二 – 週日10:00 -18:00

連絡資訊|06-2600605

主辦單位|耘非凡美術館策展單位|采泥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