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金剛演義 座談會 – 潘襎
主持人:廖仁義(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與談人:潘襎(臺南市美術館館長)、劉俊蘭(桃園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地點:耘非凡美術館 台南市林森路一段370號
1/5第二場學術講座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廖仁義開場,率先由臺南市美術館潘襎館長以臺灣美術發展歷程角度切入,談論他眼中的臺灣雕塑家 劉柏村。
首先從臺灣歷史發展中談及,1990年代三大美術館的陸續成立與大學藝術相關科系的設立,公共空間的改善與公共藝術政策的推行下,大多數的公共藝術著重以雕塑為主,早期雕塑以紀念碑式與人像式的雕塑為主,隨著國外當代藝術概念的引入,藝術家們開始對雕塑進行反思,如:楊英風,以造型切入,從材質反思出發,材料之反省,是很當代概念,強調造型性的作品訴求某種靈感表現。
除了反思藝術創作外,當代藝術訴求造型與材質的實驗與突破,故觀者觀賞作品時,不禁會產生疑問「藝術家想表達什麼?」這樣的提問,其實就開始產生觀者與藝術間的對話。
從造型層面,劉柏村作品中可觀看到人像的表現,其金剛的形象可呈現三種語彙包括西洋猩猩、中國佛教中金剛與現代科技文明的機械人。這三種語彙共構內在調和的東西,透過藝術家創作成為作品。
最後,傳統雕塑作品往往是飽滿與充實,而在當代雕塑一種少有看到的鎔鑄、捶打、拼貼等創作形式並與 2000度高溫結合,展現當下的創造性與存在偶然與人去控制偶然的意志力。此外,作品中加裝工業裁切的聲音,彷彿讓人身處在工業製造的場景,讓心顫動,產生對工業不同風景的窺探。
劉柏村個展主題以中國四大小說之一的《三國演義》的「演義」為發想,期待著藝術家介入與自由創作,金剛演義會不斷地演變下去。
南美館甫舉辦「連結台灣—吳三連獎40ART聯展」至2/9,劉柏村 為「吳三連獎」第35屆藝術獎雕刻類得獎主,是臺灣藝術史洪流中的一人,若沒有觀賞到南美館劉柏村老師作品,可至耘非凡美術館參觀喔!
—————–
Steel Romance – Solo Exhibition of Po-Chun Liu
展期|2020.01/05 – 04/05
—————–
地點|耘非凡美術館 台南市林森路一段370號
營業時間|週二 – 週日10:00 -18:00
連絡資訊|06-2600605
主辦單位|耘非凡美術館策展單位|采泥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