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金剛演義 座談會 – 簡子傑
主講人:簡子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助理教授)
地點:耘非凡美術館 台南市林森路一段370號
簡子傑教授,在<從一變成多—關於劉柏村的「金剛演義」>文章中,可從5點論述介紹,相較於陳貺怡院長從藝術史脈絡、張品驊教授著重當代雕塑的突破,簡教授帶領觀者,從巨觀與微觀間、殖民與被殖民歷史間,開創出新的觀點。
首以「巨大可親的金剛」來論,表面上很有侵略性,近看細節,暗示具有可讀性,組裝日常生活中,各種觀眾不易看到的鐵件,為「金剛」共同關聯的器官,當觀眾得以辨認眼前的巨大建構由現成物組裝而成,轉而將視角關注在可觸的美學肌理,從起初侵略性轉而具公共藝術的可親性,產生讓人莞爾一笑的幽默效果。
再者,從「金剛—集體」說明,從入口處的巨大金剛到展場內的微型金剛們,小金剛像是某種單元或符號,形成某種列隊的集體意象,「鐵」不再只是身軀原料,而是成為融接場景的連接性元素,「鐵」不僅成為「金剛」,也成為樹木、土地、雲朵,展現在《叢林山水》與《謎樣山水》。
其三,在「金剛:一變成多」中,《金剛化身》呈金剛複數型,讓視網膜無法去聚焦,又透過震動造成聲響,不斷燈光投影、閃爍其形,進而模糊作品與場域的形式界線,挑戰觀者對「雕塑」具有佔據空間的固有形式觀點,以輪廓線交疊的金剛陣勢中,因鏤空讓視線穿越雕塑的觀看框架,突破以往對古典雕塑認知與觀賞視野。
第四,「在微觀與巨觀之間」論述中,劉柏村曾說「以巨觀與微觀方式回應工業發展與現代文明,乃至於自然宇宙與人類存在景況的觀照。」《松島金剛》、《金剛列像》巨大的金剛,體現的是微觀的態度,反之,《競技場》如螻蟻般的金剛列隊前行,讓觀者以巨觀的俯瞰式視角觀看,亦具有社會性的隱喻,在微觀與巨觀之間,細膩品味,藝術家以藝術創作熱忱回應時代變化的進程。
最末,以「歷史天使與金剛」為結,訴說著藝術家關注在工業化或現代化歷程下,一直都有殖民者推逼著被殖民者前進的卑屈烙痕,以作品書寫著殖民歷史,「金剛」宛如德國哲學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筆下面對苦難的歷史天使,不同的是,劉柏村的「金剛」具有可親與令人莞爾一笑的能力。
簡教授讚賞著,面對需超越性的藝術創作時,劉柏村以堅毅的神情一路向前。
—————–
金剛演義 | 劉柏村個展
Steel Romance – Solo Exhibition of Po-Chun Liu
展期|2020.01/05 – 04/05
—————–
地點|耘非凡美術館 台南市林森路一段370號
營業時間|週二 – 週日10:00 -18:00
連絡資訊|06-2600605
主辦單位|耘非凡美術館策展單位|采泥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