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古與當代冶煉 十三行博物館 劉柏村個展

 

記者:凃鴻恩

攝影:謝賢熺

十三行博物館在1800年前曾有人類煉鐵的遺跡,所以藝術家劉柏村近日在館內,打造了一個巨大的太虛鋼鐵世界,回應考古和當代冶煉的關係。

 

我期望的就是我們如何真正來了解,因為考古對於煉鐵這件事情,鐵金屬這個部份在我們生活中,如何引起更多的想像。 

 

 

記者:「《考古與當代冶煉》,劉柏村創作展,這是一場跨越千年的時空對話,老師這是你的最新展覽在十三行博物館,為什麼會選這個1800多年的場址跟你的鑄鐵有什麼關係。」

劉柏村:「民國44年的時候,這附近常有飛機飛來飛去(航道)發現這裡有種磁場,飛機羅盤開始被騷動因此政府單位開始做調查,原來這裡1800年前台灣這個地區已經有煉鐵文化。」

 

記者:「一台一台類似像礦車的東西,有轉軸在轉動,我發現轉軸也是你的小金鋼構成的,這是什麼意象?」

劉柏村:「我回應的是這片土地在博物館所屬的地質裡,當時都是砂石,砂石上面有很多的鐵碴,砂石本身就存有能量。這面牆我感覺看到考古現場的重現,好像古代人用過的東西,然後你把它重現出來有趣的是這些考古工具,它指涉了一種考古思維跟想象,但它卻是被考古的對象。」

 

 

記者:「在這邊有很多鐵塊,這個是老師你擅長的鐵塊,鐵塊加霓紅燈,這個跟1800年前有什麼關係。」

劉柏村:「某種程度顯示鐵的材質原始的樣貌尤其我特別處理後讓質地更彰顯,可是它又保留了原有,自然流動的凝結狀態,上面的霓紅燈管,我指涉的是鐵這件事跟我們的文明有很大的關係。」

 

 

記者:「宇宙星雲而且是用鐵鑄造的非常精彩你看,一個螺旋兩個螺旋三個。老師你的動力機械也滿厲害的,不過,這是小鐵人組成的小星球對不對?」

劉柏村:「它是金屬所創造出來的世界,某種程度引起我們對宇宙的觀點,中間好像一顆超大的小行星或大隕石,這個意象也是宇宙萬象的一種。」

 

劉柏村個展 考古與當代冶煉特展 十三行博物館

 

記者:「隕石群的狀態裡有一個主體是一顆很古老星球或古老的隕石,這個星球群比較小以樹為核心,對您來說它散發出什麼樣的意義。」

劉柏村:「其實它是一顆宇宙之樹,從神話觀念上看就像大地之母也是樹的化身。」

 

 

記者:「看似好像很簡單,但這高度跟重量應該不容易也是一個難度在技巧上。」

劉柏村:「其實它是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變化,是一個一個燒煉出來的。」

 

 

記者:「這裡有兩顆巨樹上面是什麼,這是隕石群它回應這個隕石群,哇欸很重耶!」

劉柏村:「我希望這個區塊場域是安靜的,看到一個比較遼闊的空間。這個步道是高於隕石群,代表我們是站在宇宙的外太空之間看得到隕石群現象的變動,涵蓋有關人類登天的慾望。」

 

 

 

專訪影片【藝文潮】考古與當代冶煉 劉柏村鐵雕藝術|TVBS新聞

 

文章引自:TVBS新聞【藝文潮】「考古與當代冶煉 劉柏村鐵雕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