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請攝影團隊來到藝術家劉柏村的工作室,進行新作品的拍攝,在新作品中藝術家延續以往金剛形象,將各系列的作品建構出獨特的鋼鐵世界,並加入多重色光,構築場域中的空間層次。拍攝清單中包含〈旋轉金剛〉、〈金剛登天〉、〈大地金剛〉、《幻彩金剛塔》....
分類: 日誌
2012 第35屆吳三連獎 雕塑類-劉柏村 專訪 – 以「鋼鐵」素材重塑烏托邦世界的雕塑家
採訪藝術家劉柏村的當天,他原本穿著整齊的襯衫,頂著稍許整理過的頭髮,結果在攝影要求下,劉柏村有點尷尬地,笑著脫去襯衫改穿工作服。在位於中和圓通路的藝術家工....
金剛n
「金剛」系列命題是個人十年來創作的研究路線,也是以金屬材質表現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題系列作品。由「金剛」形象所衍生出的造形實踐場,以尺寸與形象的大小變異、複製與差異、群聚或堆疊、繁複與增殖等等造形思維。......
2020 金剛演義 座談會 – 陳貺怡
陳貺怡院長擔任3/14學術論壇主持人,從「鋼鐵特性及歷史背景」、「空間、時間、地景」、「複製、疊加、部署」與「金剛演義與演繹」四點來論述藝術家劉柏村創作特點與作品,一開場....
2020 金剛演義 座談會 – 王品驊
王教授拋出一個思考議題,從當代藝術領域的多元和跨領域特質來看,自1960年代後,「雕塑」展現多樣化的發展現象,當雕塑以地景方式融入場域,「雕塑」變得難以被定義,故思考當代....
2020 金剛演義 座談會 – 簡子傑
簡子傑教授,在<從一變成多—關於劉柏村的「金剛演義」>文章中,可從5點論述介紹,相較於陳貺怡院長從藝術史脈絡、張品驊教授著重當代雕塑的突破,簡教授帶領觀者,從巨觀與微觀....
2020 金剛演義 座談會 – 許遠達
首先,以鋼鐵作為材料歷程說明,許教授表示,想從劉老師過去的背景探討,回應到現在所呈現的作品。劉柏村在1990年代初回到臺灣後,開始用「鐵」作為創作媒材,1997年「聚集·分離Ⅰ」....
2020 金剛演義 座談會 – 陳泓易
具有社會學背景的陳泓易教授,以自身觀點從宗教哲學、科學思辨的論點,提出對藝術家劉柏村 作品的精彩之處。首先,陳教授認為劉柏村藝術創作宛如作曲家巴哈和聲與對位邏輯 ,「從....
2020 劉柏村個展-金剛演義 學術論壇暨新書發表
藝術家劉柏村 新版畫冊發表,就在明天!繼臺灣各大美術館的館長級論述後,3/14采泥藝術邀請臺灣美術學院的學者舉辦學術論壇,並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陳貺怡院長擔任....
2020 金剛演義 座談會 – 廖新田
廖老師撰寫文章《殘破與完形—劉柏村的金剛演義》中提及,「特別引人注意的是,他明白地將歷史的遺跡和身體的片斷連繫在一起,並突顯時空交錯下生命的殘餘跟蘊涵。」其中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