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迴歸線是指北緯23.5度,其經過台灣嘉義、台南、花蓮、台東,而嘉義乃為第一個設立北迴歸線紀念碑的地點。嘉義的地方風景與人文特色豐富,位居嘉南平原,其縣境地產豐富、生態多樣,境內諸多觀光景點,皆是國人與外國遊客必造訪之地,實為台灣重要之觀光大縣。
為呼應上述嘉義之特色,創造一符合此豐富地方資源之藝術作品,特以嘉義最為具代表性之阿里山神木表現之題材,打造此一再現自然與人文的桃花源。 因此,作品以阿里山神木作為主體,在此聳立一由擬仿阿里山神木外型之造型主幹,透過複製壓縮之形式,在設置基地裡排列出由內而外連環的三個同心圓形式作品,透過此一形式所形成的三個圓形廊道邀約觀眾穿梭於其中,達到作品與觀眾之間的充分互動。
尤其,因樹體高低變化所造就的形式內容,使得觀眾進入作品空間時或是彎曲身軀、或是伸展雙臂,更能意識到作品與身體間的關係,進一步提示人與自然間的互動模式,並也由於此一形式,在整體造型變化下造就如同花朵般的綻放效果。而此作品中心點另設置一由 不鏽鋼所鑄造的微型小山,在此亦為強化作品與自然間的關係,再造一座由藝術形式所創造的『第二自然』現場。另外,在四周分布18座種子造型投射燈座,以其數量代表嘉義18個鄉鎮,內置LED彩色燈,投射於作品四周,尤其可因應神木樹體所排列出的重疊疏密形式,吸納色彩造成夜間景觀不同之視覺變化。